能力的尺度
能力有大小。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所能感知和驾驭的尺度。尺度,即数量级。
以时间尺度为例。有的人对一件以小时为单位的事情驾轻就熟,对天为单位的事情游刃有余,但对于以年为单位的事情就可能不知如何着手,对于十年为单位的事情就更忙让无措了。这就是体现了对不同时间尺度的感知驾驭能力。
还有其他的尺度:空间尺度,小到对日常生活、办公环境的感知,中到对居住城市的感知,达到对所住国家甚至世界的感知;人数尺度,几个人的管理,几十个人的管理,几万个人的管理等等;金钱尺度,几百块钱,几万块钱,几亿等等;还有销售额尺度,代码量尺度等等等。
不同的尺度,意味着:
一,尺度越大,要求的能力越高。
二,随着尺度的提升,所需的能力成指数级提升。
三,尺度提升的背后,是事物的复杂度从数量级内的量变到数量级间质变的过程。
四,面对更高一层尺度,所需的能力不是量上的简单叠加,而是系统性的扩展。如,从一变成十,除了要增殖应对“一”的工作十次,还要扩展应对整体的“十”的工作,而应对“十”所需的能力结构和思维方式,就比“一”复杂得多。
五,一旦具备更高一层尺度的驾驭能力,就能实现尺度上的“以大欺小”。即用高一层次的思维和能力来应对第一层次的问题,就能更系统更全面地解决,即所谓杀鸡用牛刀。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三体》里的降维攻击,不过那是维度层面的。以后有机会可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