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罗辑思维《迷茫时代的明白人》讲的道理特别好。

“不管过去,不管未来,不管周边,做当下最该做的事。”

“左宗棠,沉浸在过去的荣耀与恩怨;张之洞,陷于对未来的贪婪与恐惧;翁同龢纠结于各种人际关系中,周旋于各种’巧妙’;而李鸿章,不跟过去叫板,不跟未来较劲,就活在当下,且不拘泥于人,而专注于事。

妙就妙在他用四个活生生的人,丈量出了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纬度上的价值区分。时间上,有过去,未来,当下。空间上,有人和事。

从过去出发,难以摆脱过往的枷锁,走的太迟缓。 从未来出发,难以驾驭未来的飘渺,走的太飘忽。 从当下出发,不纠结过去,轻装上阵,不沉迷未来,稳扎稳打。这样,走出来的路才结实。

从人出发,容易陷于其中,被这些繁琐绑架。一言以蔽之,格局太小,原地转圈罢了。 从事出发,不纠结一时的得失,也不计较敌我的异同,为成事而不为成人,才能持续前行。

做当下的事,结实地前行。

“临行喝妈一口奶:即在当下的职位上,利用现有的资源,做一件最漂亮的事。且不是针对当下人际关系中的指标,而是事情本身。

说回现实,在这个所有人知道未来将会有巨变,但都无法预知怎样的巨变的时代,罗胖给的这条建议,就很具体很有可操作性,足以让我们做到立足当下专注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