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了一部11集动画《编舟记》,讲述词典编撰者的故事,看得人心情十分平和。

想起之前看的3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亦是如此,一种褪去了喧嚣的久违了的舒心。

一、时间中的敬畏

字典的编写意味着漫长的时间,而文物本身更是代表着悠久的历史。

在伟大的时间面前,骄傲的人类难以狂妄。

知道做什么没用,让人产生敬畏。

而敬畏,让人知道不能做什么。

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更容易让自己知道,应该做什么。

知道了,也就平和了。

二、意义下的安心

为跨语言之海,而编字典之舟,以助心意之传达。

修复沉睡千年的古物,于今世重现当时之精妙,并流传于后世。

当所行之事,能找到其恒久之意义时,所行之事便能反过来给人以支持。

这支持,抚慰了本无意义但渴求意义的人类。

满足了,也就平和了。

三、变化时的焦虑

可惜,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

时间的尺度不断受压迫,意义的厚度不断被剥离。

忽然间改变世界,忽然间人是物非,忽然间时过境迁。

变化终结了时间,解构了意义,让人茫然,让人恐慌,让人焦虑。

但,时代的逻辑不会顾虑凡人的情绪。

它会坚定地碾过过往的时间,轧过过去的意义。

而栖息于后者之上的人们,只能如候鸟一般,踏上迁徙的道路。

这一路,注定劳苦。

这一路,注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