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序

最早提到,人的懦弱源于本我,而对于本我的态度,不应是拒绝和排斥,而是接受并克服。

之后又说,没有人天生喜欢克服本我,也没有人天生擅长克服本我,克服本我都是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今天我们接着谈,如何主动地不得已,以帮助自己克服本我,实现超我的自由。

按照之前的分析,克服自我的不得已,有三个方面:

  1. 精神负担高。
  2. 有外在收益。
  3. 存在持续的强迫机制。

要主动地构建不得已,便要主动地构建这三种要素。

一、精神

即,自行改变对事物的认知,使得内心无法接受旧事物。

很可惜,于短期而言,这个方法没有操作性。观念的改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做事马虎的人是不可能一夜之间变成一个做事不精致就浑身难受的人。(受重大刺激有没可能呢?谁知道呢……)

但是长期来看,这又是最有效的方法。所以人还是应该多读优秀的作品,多交优秀的朋友。久而久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你就回不去了。

但这个长期,却是最困难的。毕竟长期来看,我们都已经死了。

二、收益

即,自行减少旧事物的收益,增加新事物的收益。

这是一个容易用在别人身上的方法。

而要用在自己身上,则比较难。要改变外在的收益结构,要么改变现在所处的环境,要么换一个环境。前者比改变自己还要难,而后者需要决心和魄力,而且代价也不小。

三、强迫

当然,会有人说,我可以人为地给自己定奖惩规则啊,比如做了XX就奖励自己吃顿好的,做了XX就罚自己三天不玩游戏。恩,这个其实并没有改变我们自己与外界的收益关系,这个行为的本质其实是强迫自己遵守自己定下的某种规则。它的本质是强迫。

即,自行强迫自己去做新事物,没有理由。

更严格的说,这个强迫的行为是有理由的,即我们要克服本我,成为更好地自己。但是,那个被强迫去做的事情,是没有理由的,或者说它的理由只是被强迫了。而施加强迫的人,是我们自己。

这个强迫自己的过程,就叫自律。

自律的背后,不是因为这么做自己心里舒服,也不是因为有外在的好处,而是出于自我的思考后,对一件本没有动机的事情,人为地赋予动机,强迫自己在没有理由的情况下去做这件事情。

自律的背后,是自我意识。

而这个意识,便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个意识。

四、尾声

没想到写了一圈,又回来了。

本我、超我、自我。

最能帮助我们摆脱本我局限,接近心中超我的,正是我们的自我。

没有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