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已
一、克服
上次谈到要接受懦弱的本我。(见2016年12月4日文)
当然,理解不代表赞同,接受不代表放纵。简而言之,还要克服本我。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克服的方式,却不妨审视一番。
最初,心智未开时是命令式的,是被家长、老师、社会强迫,是不由分说,不论缘由,强制执行,照做就好。
后来,心智渐长时是引导式的,是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是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权衡利弊,忍痛割爱。
最后,心智独立后是自发式的,是以自己脑海中的标准为标准,是承诺、归属、信仰。
三者阶段不同,表现也迥异,却都可总结为一句,不得已。
无论是,因为无力只能屈从权威,这是被迫的不得已。
还是,因为现实所迫而自知无路可走,这是自觉的不得已。
亦或是,因为不愿违背内心对自我的认知和期许,这是自愿的不得已。
没有谁天生就爱和自己死磕,没有谁天生就爱跳出舒适区的,没有谁天生就更愿意克服本我,都是不得已。
二、代价
同样的,没有谁天生就更容易克服本我。克服本我这件事情,对于所有人都是一样的难。
那为什么有的人选择克服,有的人选择容忍?
原因在于,虽然克服的代价一样,但容忍的代价却很不一样。
如果容忍的代价高于克服的代价,无论是外界所迫还是内心所迫,出路便只能是克服本我,这也是不得已。
三、手段
故,欲挣脱本我而不得者,在于容忍本我的代价太低。
一者在于精神负担太低,二者在于外界利益太少,三者在于没有永久的强迫机制。
手段者,反其道行之,让自己不得已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