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子

之前在“罗辑思维”里看到一篇文章,大概讲:别人一份付出一份回报,你两份付出两份回报,这个不叫赚钱;要一份付出两份收获,才是赚钱。能收获多少取决于稀缺性。稀缺性是相对竞争对手而言的。

这种文科生描述,虽然easy但不够simple(容易明白,但不够简洁明了)。

不妨用理科生的方式,回归经济学的原理。

二、模型

首先我们假定大家投入相同的时间,然后看不同的指标代表怎样的准则:

1 利润 = 收益 - 付出

即要优先做,利润多的事。

2 利润率 = 利润 / 付出

即要优先做,投资回报率更高的事。

3 差异利润率 = 自己的利润率 - 同行平均利润率

差异利润率 ∝ 能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的稀缺性 (∝表示正相关)

即要优先做,只有少数人在掌握的满足市场需求的事。

三、总结

其一,确认收益。明确自己能获得什么。

其二,确认利润。考虑投入成本,明确自己要付出什么。

其三,确认利润率。考虑机会成本,思考自己花同样的时间还能做什么。

其四,确认差异利润率。考虑投入本身,反思自己所做到的是否是别人也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