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钱

再一次意识到,不会花钱是个问题。

花钱有两种目的,一是消费,二是投资。

前者,着眼当下,获取立即的体验。

后者,面向未来,获取延迟的回报。

二、消费

不善消费,说明生活无趣,不懂体验。

所谓花钱买体验,买周到的体验,买愉悦的体验,买有趣的体验。

并非说免费的体验一定不好,而是说如果一个人的体验永远徘徊在免费或者低价的领域,其生活难免局限。

消费的目的,不在于把钱花出去(这叫挥霍)。换取优质的体验,才是消费的重点,也是消费的难点。

“一个土豪可以买二十万的音响,结果终年没有听过一回。这笔消费对其生活品质的作用仅在于家里来客人时的谈资。一个白领咬牙买两千块钱的降噪耳机,却能实实在在给他换来每天通勤路上的安静时光。一笔消费,把每年一两百个小时的嘈杂时间换成安静时间,以及让耳朵每年少听一两百个小时放着巨大音量的耳机。”

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把钱花出水平。考验的是消费者,对外部服务的熟悉,对生活品质的理解,对自我状态的感知。

三、投资

不善投资,代表生活狭隘,不懂价值。

所谓投资,即这个钱不是用来享受的。它要么用来投资基础设施,比如让自己掌握某项技能,获得某种资源。要么用来优化资源的组织形式,以节省时间,节约开支。要么为了获取将来的收益,比如把资源投到正在或者未来产生价值的事情上。

投资的背后是一种价值的判断。若自己的判断符合外部的现实,则投资成功,否则失败。

一类不善投资,在于判断错误,但这可以通过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来弥补。

更危险的是另一类不善投资是,没有判断甚至不判断。往往表现为,要么人云亦云恐慌从众,要么漠不关心敷衍了事。

没有判断的背后,是对世界的无知、冷漠和逃避。

人活于世,好比一张牌桌。无论你是热衷是冷漠,人都已坐在牌桌之上。牌大牌小能出与否,是一回事。参不参与,则是另一回事。不参与的代价,便是每轮都在弃牌。

四、时间

怎么花时间与怎么花钱是同一个道理。

但区别在于,只要不挥霍,不会花钱的人会很容易发现,自己原来不会花钱。因为钱的挥霍是主动的行为,什么都不做的话,钱是会被存下来的。

但时间不同,时间永远不会被存起来。不会花时间的人永远没有机会打开自己的荷包后发现,哎呀,还有这么多时间没有花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