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心态》
最近的东吴相对论讲了一期“穷人心态”,其中的一些观点虽然之前已经接触过了,但重新温习一遍,又不禁惊出一身冷汗。
什么是穷人心态?“注意力被稀缺的资源过度的占据,导致认知和判断力全面的下降。”典型的例子就是,穷人和忙人。
有什么特征?最大的特点就是倾向于做立竿见影的事情,因为已经输不起了,所以不愿意去做迂回的布局,而陷于眼前的陷阱。忙人,便陷于紧急事务的泥潭,难以脱身做重要的事情。穷人,则纠结于一点蝇头小利,整日蝇营狗苟耗其精力,无暇考虑如何才能脱贫致富。而且,越忙越恐慌于紧急事务的堆积,越穷越不愿失去所剩无几的利益,最终陷于死循环。
富人心态为何?“洛克菲勒说富人和穷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沉浸感。”“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富人心态或闲人心态,是一种从容,一种本来,是脱离了对稀缺性的恐慌后对事物的本来位置的一种淡定的还原,然后对事物本源的一种沉浸和投入。
如何转化?要有紧迫感,而不是焦虑感。要有丰沛感,而不是局促感。要沉浸其中,而非人浮于事。“much and more, will lost all.”“当你失去所有的时候,你会发现一点点其实已经足够。”有时候我们过分贪婪,什么都想要,反而什么都得不到。而如今碎片化的信息,加剧了人们的贪心,肢解了人们的精力,产生了大量没有价值的垃圾。回归初心,回归事物本质,以敬畏心视之,以平常心待之。为道日损,损之又损。